Services

 专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经过法定程序审查,国家专利行政部门向专利申请人授予一定时间内该项发明创造的独占专有权。
   按照保护客体的类型不同,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其中: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专利的保护期限由法律规定。在我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自申请日起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均为自申请日起十年。
专利具有独占性、地域性、时效性。
1、专利的独占性,也称为排他性,即一项发明创造在某一国家或者地区获得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可以禁止他人在该国家和地区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
 2、专利的地域性,是指专利仅在其申请的国家有效,换句话说,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其效力仅限于中国,只能禁止其他单位和个人在中国实施其专利,在美国申请的专利,其效力仅限于美国,不能禁止他人在美国以外实施其专利,但如果该专利同时申请了多个国家,那么该专利就在其申请的多个国家有效;
 3、专利的时效性,是指专利具有有效期,超过该有效期,该专利就进入公有技术领域,任何人均可以实施。
并非所有的发明创造都能申请专利,下列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a、科学发现,如镭的发现,万有引力的发现等;
       b、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如圆周率π的计算方法等;
       c、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如治疗心脏病的方法;
       d、动物和植物品种,如转基因大豆;
       e、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如利用核反应堆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
       f、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除此以外,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
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而言,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不属于抵触申请。
       2、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即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申请日之前的公开技术不能显而易见就能联想到本发明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二、外观设计专利
        对于外观设计而言,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即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现有设计不能显而易见联想到的。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所谓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职务发明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2、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其中,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如下三种情形:a、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b、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c、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其中,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职务发明人有哪些权利?
对于职务发明人,有在专利申请文件上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权利,同时也有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合作完成的发明专利权申请权归谁?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双方可以签订协议约定专利权的归属,如果没有协议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对非职务发明,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以成为专利权人;
       对于职务发明,发明人所属的单位可以成为专利权人;
       对于合作发明创造,双方约定专利权归属的,按照约定来确定专利权人,没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合作完成该发明创造的单位或个人为该专利的共有专利权人。
                    专利申请和专利权是什么关系?
        不同类型的专利申请采用不同的审查策略:
       1、对发明专利采用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相结合的方式,一件发明专利申请,不仅需要在形式上满足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同时还要在实质上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及充分公开、技术方案完整、能够实施等条件。只有通过实质审查方可获得授权。
       2、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则采用初步审查的方式,即形式合格即可获得专利授权。
       申请专利,并不必然能够获得专利权。是否能够授予专利权,取决于很多因素。
                            申请专利需要多长时间?
       通常情况下,一件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最后获得授权,大概需要2年半到3年的时间,一件外观设计从申请到获得授权大概6到8个月的时间,一件实用新型专利从申请到获得授权大概需要8到10个月的时间。
       申请人要想加快专利审查进度(主要指发明专利),尽快获得专利授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加快审查;
     (2)采用电子方式提交专利申请;
     (3)对发明专利,要求提前公开,尽早进入实质审查;
     (4)对于审查员下发的各种审查意见通知书,尽快进行答复,尽量一次解决本专利申请所有存在的缺陷。
                     自主研发的产品一定能申请专利吗?
       自主研发的产品可能以前所没有的产品或者技术,或者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也可能是他人早已完成并公布与众的产品。对于前者,一般可以获得授权,但也需要注意专利撰写的技巧,如果改进的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则也不能获得授权。对于后者,由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员会检索现有技术,确定是不是存在和该专利相同或者相似的技术,因此这种情况下,该自主研发的产品很难获得授权,即便侥幸获得授权,那么后续被无效的风险也较大。
              使用自己的专利或技术,会侵犯别人的专利吗?
       使用自己的专利,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即便是完全使用自己的专利,同样存在侵犯别人专利权的风险。
       现在研制的新产品大部分都是在原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或者创新,那么一般来说,做出创新和改进的公司,会对创新或者改进的技术部分拥有专利权,但是基础部分的技术可能仍然存在专利权,那么此时的创新型产品或者改造后的产品肯定会侵犯基础专利的专利权。
       如果自有技术落入了他人专利的保护范围,一般来说均会被认为是侵犯了别人的专利权,但是在他人专利的申请日之前已经按照自有技术进行了生产或者已经做了生产准备的,并且在他人专利申请日之后,仍然在原有的范围内继续使用的,则不视为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
                       一项技术到底是该申请发明还是实用新型?
       申请人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是该申请发明专利还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疑惑。
       申请人到底该如何选择?我们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授权的概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概率较高;
     (2)权利要求的稳定性:发明专利权利要求稳定性好;
     (3)保护期限;
     (4)保护主题:发明专利保护的主题是产品和方法,而实用新型保护的主题则只能是产品;
     (5)申请费用:实用新型专利的官方费用以及授权后的年费及专利代理费用均比发明专利低;
     (6)创造性的高度: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比发明专利低,更容易获得授权。故技术创新性不是很高的技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会比较好一些。
    (7)侵权诉讼中的赔偿数额:侵犯发明专利的酌定赔偿数额会比实用新型专利高一些。